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

村長花百萬 打造愛的庇護所

10多年來,台南縣玉井鄉竹圍村長劉木圍自建鐵皮屋隔出8間套房,花費百萬元打造庇護所,免費收容村內無依孤苦老人、身心障礙者,有些人生活貧苦,連下葬的錢也沒有,為了讓他們能一路好走,村長也一手包辦後事,用愛心全心呵護村內這個讓老人家「老有所終」的棲身之所。劉木圍開設機車行30多年,連續擔任4屆村長,他的愛心庇護所設在自家2分大空地上,他不忍村內無依村民四處流浪,隔成套房添購家具,還自掏腰包裝設電視、冰箱、風扇、冷氣等,有些老人一住10多年,有些住不久,確切人數劉木圍倒是忘了,除了照料老人晚年生活外,也不乏曾有老人在屋內過世,目前免費讓10多位無依老人、身障者落腳。大夥兒感情很好,都說這兒是「愛心庇護套房」。雖然套房以鐵皮為頂,用水泥、木板隔間,看來簡陋,劉木圍說,對急需安置的村民而言,至少能遮風蔽雨,不用流落街頭,8間套房的水電費仍是一筆開銷,每月電費約4千元,夏天開冷氣時每月電費也要5、6千元,有些住慣庇護所的老人家,小孩也會每月依經濟能力協助支付部分水電費,但家境困苦的老人則免繳,多年下來勉強打平。(取自自由時報2009/6/7記者楊美紅

今天看到這則感動的新聞,讓我又回想早上看到的失智症新聞,到民國145年每100位青壯年必須照顧75位老人,這個人口老化問題實在讓人擔心,難怪現在很多人都說,未來有一個行業很賺,就是老人的照顧醫療方面的行業。再對照現在我所處的南河村,很像這種現象提前到來,村內約100多人,多半是老人與老狗,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戶人家少一人,村內缺乏生氣,很少看到小朋友在馬路上玩耍的現象,幾乎沒有過,年輕人都出去了,假日才回來,這讓我想要幫他們又不知該怎們幫?前一陣子曾想要成立一個基金會,『農村關懷基金會』,關懷農村內的老人、小孩、格代教養問題、低收入戶、身心障礙者、年輕人回鄉務農、農村生態、有機農業等,因為農業及農村是我們的根本,你曾想過嗎?如果有一天台灣吃的農產品都要靠進口時,會是怎樣一個場景,到時只能任人宰割,再也吃不到新鮮的食物了。

成立基金會或許不是我現在的主要目標,可能是未來目標,現在我的主要目標,是先成立庇護農場,目前已經找好合作伙伴,正在擬寫計畫書、申請立案等,立案後會徵求認養人,到時再請各位多多慷慨解囊,0.8公頃的庇護農場規劃提供14個工作機會給身心障礙者,希望能保證每人最低收入每月1萬元,庇護農場的名字就叫『健心有機庇護農場』。

1 則留言:

  1. Dear 文祥,

    祝福你的努力早日實現。 關於庇護農場的名字若尚未最後決定,建議不要用「心」這個字。

    身心障礙者和他的親人是心靈上最堅強也是最敏感的族群。
    給一個新的願景的呼喚吧! 不要赤裸裸的晾出那最痛的名!

    這是直覺的反應,請見諒。

    瓦拉米

    回覆刪除